查看原文
其他

孙友宏校长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《为高校营造良好创新环境》



日前,教育部、科技部印发《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》,在破除论文“SCI至上”、优化学术生态方面,提出了十条具体意见。

 如何为高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?校长孙友宏今日在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了解读文章《为高校营造良好创新环境》





为高校营造良好创新环境

孙友宏


日前发布的《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》对于破除“SCI至上”和“过度追求SCI论文相关指标”、进一步破除“五唯”等不良导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,将促进高校积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,提升高校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。

未来,在科研成果评价方面,应当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多种表现形式和对应的不同评价标准建设。对于基础研究类,成果可以体现为一篇或者系列的高质量论文、一本或者多部学术专著等形式;评价过程不应仅仅考核SCI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和引用率,而应全面考察成果的原创性、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力。

同时,在人才评价方面,推行代表作制度和分类评价体系。基础研究类科研人员的评价指标应改变原有的以刊物影响因子、论文数量和引用次数等简单统计方法,调整为列举代表作、陈述原创性、注重同行评价等新方法,重点评价成果的知识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水平,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,引导科研人员和广大教师潜心科研、沉得住气、耐得住寂寞,长期致力于原创性的、高质量的、真正属于本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。

对于应用类科研人员,则主要采用由市场、用户和企业为主的第三方评价方式,评价重点是解决生产实践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,以及带来的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的实际效果,不以论文作为单一评价依据,强调科研成果转化应用、技术转移推广、科学普及等科技成果实际产出,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,提高科技评价的社会开放程度和工作效率。

总之,高等学校应针对实际,修正和建立新的成果评价、学科评估、人才评价、“双一流”建设、职称晋升、人才培养等评价体系和规章制度,让科学研究回归本原、回归创新,让科研人员潜心科研、致力创新,将高校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到新高度。




推荐阅读


抗击疫情,校友在行动(三)

同心协力抗疫情,在线教学正当前——经济管理学院在行动

大学开学相对后延!教育部最新回应来了!

京汉联动,大咖开讲!“地球科学大讲坛”来啦!

同心协力抗疫情,在线教学正当前——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

校长孙友宏:探索成果和人才的科学评价体系,推动高校科学技术进步


点击题目即可跳转观看



主办 / 党委宣传部(新闻中心)

文图来源 / 人民日报

美编 / 吕松卓

责编 / 王泽 韩岱彤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